2008/06/23

北京新建築(8) - 北京798(現代藝術桃花源)



北京新建築(8) - 北京798 ( 現代藝術桃花源 )




最後一集的"新城北京"不再是介紹一些劃時代的新建築, 而是一些對北京甚具影力的新社區和建築群。  這篇也是"北京新建築" 的終結篇。

當很多人整天在想著如何能住上擁有觀景陽台的樓盤時,另一幫人卻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城市郊區的廢廠房裡, 找到他們的世外桃源。這是一些特殊的人,他們是搞藝術的,所以他們比普通人更有理由展示自己的個性。白天,他們頻繁地舉辦藝術活動。“798像一個單位。過去我們做的東西,不說遠,拿到馬路對面,就會被當垃圾扔掉。但是在這裡,人們至少承認我們在做藝術。”藝術家吳小軍說。     晚上,他們輪流請客。一把羊肉串,幾瓶啤酒,一段烏托邦般的“黃金時代”。    (來源:江南時報)




位於北京東北郊機場路附近大山子地區的“798”是一個以工廠命名的藝術區。 798藝術區始於2001年,在最初的幾年,這裡成為不同背景的藝術家們匯聚之地。




今天轟動藝術業界的798藝術區,過去是生産軍用無線電零組件的國營718聯合廠,798是這個區域約定俗成的簡稱。718聯合廠由當時東德工程師設計、施工。建築明顯秉承了德國“包豪斯”(Bauhaus) 風格。房屋高聳、寬敞,屋頂爲連續的半弧形,呈鋸齒狀;廠房窗戶朝南,陽光照形成自然的光線反射,均勻、柔和。對建築的功能設計更適應工業化生產的需要,建築風格簡練、樸實,實用。現存的牆壁留下了許多過去的痕迹。各種語錄、口號,裸露的老舊紅磚牆,原始的機器設備,錯落的工業管線,無聲地敍述著它的故事。




798的建築與規模在當時稱得上是亞洲第一。今天保存如此完好的這一類建築群,已經非常少見。80年代後期隨著改革開放,工廠像許多國營企業一樣陷於困境、沒落、衰敗。大片的廠房長期閒置,逐漸荒涼。



798工廠成爲藝術區,與中央美術學院搬遷有直接關係。1995年中央美術學院遷出王府井原址,到2001年遷入望京新校址其間,在大山子北京電子器件二廠有過6年的過渡期,這時期曾被稱爲美院的“二廠時代”。雕塑系教授隋建國爲便於進行大型雕塑創作,租用了荒廢了的廠房。成爲第一個利用其現有空間的藝術家。



由於原有廠房高大的空間、自然的採光、原始的情趣,並且租金低廉,地理位置又鄰近中央美術學院,吸引了大批的藝術家聚集。他們開始租廠房建造自己的藝術工作室。 2002年前後,黃銳、賈滌非、于凡、喻高、陳羚羊、劉野、孫橙宇等藝術家紛紛進入,創建自己的藝術工作室。798工廠藝術區短時期內的迅速成型。各種與藝術相關的機構、畫廊,書店,餐飲、酒吧、服飾飾品店等各種服務業、文化娛樂業也相繼出現。

隨著藝術活動的不斷舉行,798藝術區的知名度不斷提升。2003年,798藝術區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全球最有文化標誌性的22個城市藝術中心之一。 與此同時,知名度的提升也使798藝術區從藝術家們的世外桃源變成為藝術商業區,再加上不斷提高的房租,一些藝術家主動選擇了離開 ....



(資料來源:
http://blog.sina.com.tw/compass/article.php?pbgid=25408&entryid=228152

http://www.798art.org/

http://www.798.net.c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