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9

Wiener MusikSeminar 2018 (4) - 郊遊篇

Wiener MusikSeminar 2018 (4) - 郊遊篇



多瑙河之旅  



多瑙河最精采的部分是從梅克 Melk - 克雷姆斯 Krems 間,被稱為瓦豪河谷 Wachau .




遊船的路線來回於 梅克 Melk 與 克雷姆斯 Krems ,




途中會停靠 施皮茨 Spitz 與 杜倫斯坦 Dürnstein 兩個小鎮,時間充裕的話可以下船到鎮上逛逛。




從 維也納 Vienna 出發,從西火車站出發前往 梅克 Melk ,大約 1 小時的車程,


順道前往鎮上參觀經典巴洛克式建築的 梅克修道院 Melk Abby ,再走到碼頭搭船。









遊船時間大約2個小時,回程時從 克雷姆斯 Krems 也能直接搭上火車回到維也納。





維也納垃圾焚化廠


到維也納更可在Spittelau站下車,順路參觀百水先生設計維也納垃圾焚化廠!



百水先生受到他擔任維也納市長的好友邀約,在1992年為維也納垃圾處理廠兼熱能提供廠作設計,延續百水先生一貫風格,為垃圾焚化廠增添豐富色彩,讓整座原本很生硬的機械廠房,頓時之間化身為光鮮亮麗、與民眾拉近距離的建築物,相當吸引!




垃圾處理廠最高的煙囪頂著百水先生最愛的「金色洋蔥屋頂」和中間金色圓球,中間圓球其實是處理廠的中控室,不說還以為是旋轉餐廳!



而百水先生喜愛用金色洋蔥屋頂,印象中是因為原本這樣的屋頂都是皇宮貴族在使用,百水先生為打破階級界限,讓貴族與平民之間沒有距離,於是就開始在普羅大眾建築裡大量使用這樣的設計




continue reading "Wiener MusikSeminar 2018 (4) - 郊遊篇"

2018/07/25

Wiener MusikSeminar 2018 (3) - 悅心篇

Wiener MusikSeminar 2018 (3) - 悅心篇





今年剛好是奧地利畫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逝世一百週年(1862-1918), 這次維也納之旅叮叮終於一嚐心願, 可以欣賞至愛 Klimt 賞心悅目的畫作 "吻 THE KISS".




奧地利畫家Gustav Klimt被認為是維也納新藝術運動中最著名的代表之一。 美景宮 (Scholass Belvedere) 收藏Klimt二十四件作品,包括他黃金時期的兩部傑作“親吻(情人)”和“朱迪思”。

宮內還有許多Klimt 和其他畫家的作品.  










"Stairway to Klimt"



而為了紀念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逝世一百週年(1862-1918),維也納藝術歷史博物館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Wien) 也安排了一個以"Stairway to Klimt"為主題的項目,  

在主樓梯上架設一座巨大橋樑, 參觀者能近距觀察Klimt在地面12米處構成了主樓梯華麗裝飾的的獨特畫作。 











美景宮小檔案



美景宮分上下宮殿. 上美景宮主要展覽的是19~20世紀奧地利主要的畫家作品,而下美景宮則是一些現代藝術和特展,不過聰明的主辦單位,把克林姆的畫分散在上下兩個美景宮... 所以想要一次看完克林姆畫作的遊客就必須上下一起買。  而"吻"是展於上美景宮



美景宮參觀時間:
週六~週四:09:00~18:00
週五:09:00~21:00

交通資訊:
1. 最方便的方式是搭乘路面電車D線,路面電車「Schloss Belvedere」站,下車徒步1分
2. 搭乘維也納地鐵(U-Bahn) U1 於 Südtirolerplatz 站下車,步行約15分鐘可達。




官方網站:
http://www.belvedere.at/


continue reading "Wiener MusikSeminar 2018 (3) - 悅心篇"

2018/07/20

Wiener MusikSeminar 2018 (2) - 學習篇

Wiener MusikSeminar 2018 (2) - 學習篇


約兩星期的課程由17/7 至 29/7結束。雖然得到以前聲樂老師鼓勵參加,但對已有十年停學聲樂的叮叮,在短短兩個月準備十首樂曲上課仍然感到很大壓力。幸好遇上了幾位同學一起上課,互相扶持,讓這兩星期的學習變得輕鬆愉快。



上第一課時十級緊張,老師是歌劇女高音,與自己的技巧相距實在太遠。幸好老師十分包容,因材施教,了解我的情況讓我重拾正確的發聲技巧。很高興在老師和同學的鼓勵下,叮叮慢慢重燃學習聲樂的興趣。




除了上老師課,我們還可以到其他老師課室聽課,了解不同老師的教學方法。雖然老師的教學重點各有不同,在最後一天學生音樂會中,叮叮感受到每位老師對學生們的支持和鼓勵。有老師跑到後台為學生打氣,說笑讓他們輕鬆一點,也有老師為鼓勵所有學生演出,找來一首維也納的民歌合唱。。。而叮叮老師則站到最後手舞足蹈地指揮著,讓我可以輕鬆演唱。

這兩個星期的學習經驗難得,老師還給了功課讓叮叮今年努力練習, 叮叮會以“孔子學琴”的精神努力學習! 同學們還相約明年再一起進修呢!


老師 Victoria Loukianetz 的小擋案

(Source: http://www.musikseminar.at/en/component/musikseminar/?view=class&id=689)


Victoria Loukianetz (Ukrainian: Вікторія Лук'янець, formal transliteration Viktoriya Lukyanets) (born 20 November 1966) is a Ukrainian-born operatic soprano with an active career singing leading roles at the Vienna State Opera, La Scala, and other European opera houses. She has also appeared in leading roles at the Metropolitan Opera in New York City.

She was born in Kiev and graduated in solo singing from the R. Glier Kyiv Institute. At the Vienna State Opera she has specialised in bel canto roles including leading soprano roles in Linda di Chamounix, I puritani, La traviata, Rigoletto, L'elisir d'amore, The Barber of Seville, and The Magic Flute.



Dates
1989 – became a soloist of the National Opera of Ukraine.[5]
1994 – became a soloist of the Vienna State Opera
December 1995 – made her house debut at La Scala
1999 – was awarded the title of "Person of the Year" in the nomination of «Culture and Art».
2001 – was awarded the title of People's Artist of Ukraine.








continue reading "Wiener MusikSeminar 2018 (2) - 學習篇"

2018/07/17

叮叮上學去 - Wiener MusikSeminar 2018 (1)


叮叮上學去 - Wiener MusikSeminar 2018

2018年要算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除了轉換了工作岡位迎來花展新挑戰外, 今年在聲樂老師的鼓勵下, 亦戰戰兢兢地參加了一個七月在維也納舉行的暑期聲大師班.  重拾書包上學去 ... ...

http://www.musikseminar.at/en/





continue reading "叮叮上學去 - Wiener MusikSeminar 2018 (1)"

2018/07/06

《聖母頌》(Ave Maria)

《聖母頌》(Ave Maria)




《聖母頌》(Ave Maria)又稱《聖母經》或《天使問候經》,出自聖經裡大天使加百列(Gabriel)向瑪莉亞宣告懷胎的禱文,是一篇幾乎每個天主教徒都能朗朗上口的短篇經文。
作曲家以《聖母頌》的經文作為歌詞所譜的小型聖樂。

拉丁語版
Ave Maria, gratia plena,
Dominus tecum,
benedicta tu in mulieribus,
et benedictus fructus ventris tui, Iesus.
Sancta Maria, Mater Dei,
ora pro nobis peccatoribus,
nunc, et in hora mortis nostrae.
Amen.

相關圖片


漢語文言文版
萬福瑪利亞,滿被聖寵者,
主與爾偕焉,女中爾為讚美,
爾胎子耶穌,並為讚美。
天主聖母瑪利亞,為我等罪人,
今祈天主,及我等死候。
亞孟。


近日學習了卡契尼 (Caccini) 和 阿卡德爾 (Arcadelt) 的聖母頌,讓我搜羅一些較多人認識的聖母頌。雖然因為音樂技法的關係,讓每位音樂家所譜的《聖母頌》擁有各種不同的風格,不過它們的歌詞都是出自相同的那篇經文。以下的不同風格演釋,你又喜歡哪一首呢?


古諾 (Gounod) 的《聖母頌》



舒伯特 (Schubert) 的《聖母頌》



卡契尼 (Caccini) 的《聖母頌》



阿卡德爾 (Arcadelt) 的《聖母頌》




而眾多作曲家所譜的《聖母頌》當中,最為世人所知的,莫過於舒伯特跟古諾的作品了。

舒伯特《聖母頌》(D-839)
舒伯特的《聖母頌》作於1825年,作者當時28歲。當年演出時,是由他的好友,名歌唱家Johann Michael Voge演唱,並由作者本人親自為這曲伴奏。

這首膾炙人口的名曲,原詩是蘇格蘭大文豪華特‧史考特(Walter Scott)的著名長詩《湖上美人》(Lady Of The Lake)中的一段,內容是在戰火瀰漫的黃昏,士官羅德利在野外散步,無意聽到了動人的歌聲,原來是達格拉斯的公主愛蓮(Ellen),和著老臣貝恩的豎琴,在向聖母禱告的聲音。
這是首少女為了代父贖罪,向瑪利亞祈禱的歌曲,舒伯特將這首歌稱為《愛蓮的第三首歌》(德:Ellens dritter Gesang;英:Ellen's third song)。

第一節的歌詞語譯如下:「仁慈的聖母瑪莉亞啊,請妳伸展仁慈的聖手,撫慰我心中的悲苦。請妳那溫暖的慈光永照我身上,將我前途照亮。如果沒有妳慈祥的光芒,我心就會悲愴痛苦。啊!我偉大慈愛的聖母啊,請妳傾聽我虔誠的呼喚。」
對於這首名曲,作者本人是這麼說的:「人們對於我在這首曲子~Ave Maria祈願之歌中所表現的虔誠之念,非常驚奇,這實在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發人們的注意,其理由在於何處?據我想來,大概是因為我在感情中,全心傾瀉了真實的虔誠吧。」
事實上,這部作品原本只是歌曲,而不是聖樂。但因為原詩中有部分內容,與《聖母頌》的拉丁經文頗為神似,再加上虔誠的曲調中,充滿聖潔祥和的氣息,於是當時許多人認為這首深受歡迎的曲子,是針對《聖母頌》的禱文所寫的。
爾後不知何時,有某人用這首曲子的音樂填上了《聖母頌》的經文,並將它廣為流傳。久而久之《愛蓮的第三首歌》和《聖母頌》就在人們的穿鑿附會下被合而為一,成為今日廣為流傳的曠世名曲~舒伯特的《聖母頌》了。
(Source: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443785)

continue reading "《聖母頌》(Ave Ma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