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30
Incredible Julian Beever Drawings
標籤:
建築與藝術

Incredible Julian Beever Drawings
THEY ARE JUST AMAZING!
Julian Beever is an English artist who's famous for
his art on the pavement of England, France, Germany, USA, Australia and Belgium. Beever gives to his drawings an amazing 3D illusion.
...
2008/07/27
2008/07/25
楊雪霏 - 40 Degrees North
標籤:
音學

楊雪霏 YANG XUE FEI (GTR) - 40 DEGREES NORTH
近日購買了楊雪霏的吉他CD, 很有驚喜! 十分喜歡她改編及演譯的"梁祝 [吉他版]" , 成功地保留了它的中國韻味.
這套CD是楊雪霏於EMI第2張全新錄音 CD, 名為'40 Degrees North'(北緯四十度)演奏著名西班牙吉他及中國作品,包括世界首演作品 "梁祝 [吉他版]" 及多首著名中國小品。
YANG Xue-Fei's Guitar Butterfly Lovers Concerto in YouTube:...
2008/07/22
新玩意-iPhone
標籤:
生活點滴

用iPhone的第一週
城中熱賣的電話, 威廉也興奮地買了一個給我! 這個要算是早來了的結婚週年禮物! 我看過Wikipedia, 十六週年是Tungsten (燈胆??!!! ) 幸好iPhone這份結婚週年禮物實在可愛得多!
這個結合了電話, 照相手機、個人數位助理、媒體播放器以及無線通訊裝置的掌上設備,實在令人很雀躍, 只是用慣PDA 電話的我, 還有很多地方需要適應! 我到現在還只能Sync到Outlook的聯絡人而未能Sync到行事曆呢! 我想還有很多地方要努力解决.
但值得一讚是iPhone上網非常順暢! 只是用GPRS下載電郵及RSS訊息也很快捷. 用PDA 電話時我常常用它看eBooks,...
2008/07/18
廣州新建築 (2) - 珠江新城七大標誌建築
標籤:
建築與藝術

廣州新建築 (2) - 珠江新城七大標誌建築
●廣州圖書館新館
選址於珠江新城東側,佔地面積也由原先的1.5萬平方米增加到2.1萬平方米,估算總投資8.4億元,設計藏書400萬冊。廣州圖書館新館已建成。
●廣東省博物館新館
(http://arts.tom.com/1002/2004/12/16-40053.html)
規劃建於廣州市珠江新城南端“J5”地塊,總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投資9億元。新館建築設計方案採用香港設計師嚴迅奇的“盛滿珍寶的容器”。
寶盒飄在“綠綢”上,原來……
從效果圖看來,“裝載珍品的容器”形像簡明突出,色彩處理大膽,與廣州歌劇院的礫石造型形成有效的對比,有強烈的標誌性。...
2008/07/16
廣州新建築 (1) - 珠江新城
標籤:
建築與藝術

廣州新建築 (1) - 珠江新城
七月初到了廣州參觀了趕為2012年亞運前落成的CBD中的新建設. 發現中國變化實在很大, 數年間面貌又改變革新了許多!
廣州古城傳統中軸線
古城傳統中軸線,是從越秀山鎮海樓、中山紀念碑、中山紀念堂、市人大常委會大樓、市政府大樓、人民公園、海珠廣場至海珠橋,全長約5公里的古城區城市傳統中軸線。是從南越國趙佗建越王台、越王宮、越王井開始,南漢時期有呼鸞道、遊台,明代有觀音閣、鎮海樓,從越秀山至人民公園、起義路一帶,元、明、清、民國直至解放後都是官府衙門重地,歷經二千多年逐步形成的,在民國時期建築了中山紀念碑、中山紀念堂、市府合署大樓、海珠橋四個標誌建築後基本定型。
傳統中軸線有四多:文物古蹟多,著名建築多,古樹名木多,專業購物街多,文化含金量很高,是廣州名城的一條千年文化軸線。
珠江新城市中軸線
(http://www.gzcc.gov.cn/TVTower/fangan4/d1/index.htm)
新城市中軸線是天河新城區和珠江新城建設後規劃建設的新發展區的中軸線,北起瘦狗嶺,經火車東站(廣場)、中信大廈(80層)、天河體育中心、海心沙島,跨過珠江至琶州塔、洛溪新客運港口的新城區中軸線。天河路以北以中信廣場和中國市長大廈、大都會廣場為標誌的建築、綠化景觀,已經形成,這一帶的現代化高層建築群和綠化廣場顯示出廣州新城市中心的現代都市風貌。她與古城區傳統中軸線相比是不同風格和特色風貌,反映了廣州城市發展的現代化美好前景,是廣州發展都市旅遊的最吸引旅遊者的美麗景觀。
珠江新城七大標誌建築
...
2008/07/13
花之詩 - 蓮花, 荷花

花之詩 - 蓮花, 荷花
看到別人美麗的蓮花/荷花照片總令我非常敬佩, 皆因它們花開於盛夏, 每張相片都是汗水和雀斑的結晶, 所以我這隋懶的小伙子, 攝影荷花的相片特別少.
在清風明月的網誌中看到很多美麗的荷花, 雖然自己沒有像樣的荷花相片, 但找來一些文人雅士詠蓮的詩詞與大家湊熱鬧!
我想有關詠蓮的文獻最為人熟悉的要算是周敦頤的"愛蓮說"了....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
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
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
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
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
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
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2008/07/11
江南之旅(8) - 無錫蠡園
標籤:
建築與藝術

( 蠡園中的西施像)
江南之旅(8) - 無錫蠡園
江南之旅最後一篇, 也是我最喜愛的一個園林「蠡園」。 它迷人之處在於園座落於太湖旁, 一面看別緻的亭台樓閣, 移步換景又看到"南堤春曉"太湖的開闊景色, 令人神往。
「蠡湖」原名五里湖,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助越滅吳後,功成身退,與西施曾在五里湖泛舟逗留,後人便把五里湖改稱「蠡湖」,湖因人而得名,園因湖而得名。
「蠡園」總面積8.2公頃,水面就佔了3.5公頃,園以湖名,湖因園勝,錯落在綠樹花影中的亭廊橋榭,散發出水鄉園林的特有風姿。
遊覽蠡園主要有三個部分,遊覽蠡園主要有三個部分。中部有假山群,西部有湖濱長堤及四季亭,東部有長廊、湖心亭及「層波疊影」...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