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5

悅心集 - 一位中國帝王的人生枕邊書

悅心集 - 一位中國帝王的人生枕邊書






"一生都是命安排,求甚麼!
 今日不知明日事,愁甚麼!
      不禮爹娘禮鬼神,敬甚麼!..."

近日在香港電台的節目"一分鐘閱讀"中介紹了這本由雍正帝選輯的《悅心集》。提及裏面輯錄了一些文章詩詞,  可緩解現代人的緊張情緒,減輕工作、是生活壓力的良方。能夠讓現代人在繁忙和噪雜當中,感受一種靜謐的舒適,像夏日裡一縷沁人心脾的涼風。 令我對這本書產生興趣, 終於找了一陣子, 買下來嘗試閱讀。 只是此書欠訣註解, 使我這位現代人慨嘆"舒壓"也要資格, 連"悅心"也要條件, 要有點文學修養呢!  幸好有些文章較淺白, 下面選錄了數篇與大家分享! 

 據雍正自述,他少年時即喜讀內典,將自己喜歡的文章編輯成《悅心集》,裡面所面所選多看透世事,任情放達的文章。

 此書是雍正帝將自己做皇帝前在藩邸讀書時抄錄的各種人物(官吏、隱士、釋道、名士、庶人)所寫的短文、詩賦、格言或社會上流傳的趣事、諧語、歌訣等 等彙編而成的一本書。粗略統計一下,約收入130 多位有名姓者(或與之有關)的作品245篇(首、段) ,另有40多篇作者不詳。作者時代為東漢末年至明代。

《悅心集》所收詩、文都比較短小,且多是一些喜愛大自然的情感流露或閱歷豐富的人生體驗,或讚美大好河山,或欣賞松、梅、竹風格,或勸喻世人勤勉清廉、抑 惡揚善,直面人生、隨遇而安。文字優美,閱讀起來十分輕鬆,確實令人悅目養心,在輕鬆的閱讀中,使受太多慾望熬煎的心靈得到撫慰,並從先賢的豁達與正氣中受到感化、教育,涵養德性,滋潤身心。

****************************************************



警世通語

一生都是命安排,求甚麼!今日不知明日事,愁甚麼!
不禮爹娘禮鬼神,敬甚麼!弟兄姊妹皆同氣,爭甚麼!
兒孫自有兒孫福,憂甚麼!奴僕也是父娘生,凌甚麼!
當官若不行方便,做甚麼!公門裡面好修行,兇甚麼!
刀筆殺人終自殺,刁甚麼!舉頭三尺有神明,欺甚麼!
文章自古無憑據,誇甚麼!榮華富貴眼前花,傲甚麼!
他家富貴前生定,妒甚麼!前世不修今受苦,怨甚麼!
豈可人無得運時,急甚麼!人世難逢開口笑,苦甚麼!
補破遮寒煖即休,擺甚麼!纔過三寸成何物,饞甚麼!
死後一文裝不去,慳甚麼!前人田地後人收,占甚麼!
得便宜處失便宜,貪甚麼!聰明反被聰明悞,巧甚麼!
虛言折盡平生福,講甚麼!是非到底自分明,辯甚麼!
暗裡催君骨髓枯,淫甚麼!嫖賭之人沒下梢,耍甚麼!
治家勤儉勝求人,奢甚麼!人爭閑氣一場空,惱甚麼!
惡人自有惡人磨,憎甚麼!冤冤相報幾時休,結甚麼!
人生何處不相逢,狠甚麼!世事真如一局棋,算甚麼!
誰人保得常無事,誚甚麼!穴在人心不在山,謀甚麼!
欺人是禍饒人福,卜甚麼!一旦無常萬事休,忙甚麼!

~陳繼儒~

***************************************************


雜錄格言

見人有得意事,便當生歡喜心;
見人有失意事,便當生憐憫心。
忌人之成,樂人之敗,
何損于人,何益于己。徒自壞心術耳!

進一步想,有此則失彼,缺東而補西,時刻過去不得。
退一步想,只喫這碗飯,只穿這件衣,俯仰寬然有餘。
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
蓋口之勸人有盡,書之勸人無盡,此立言所以不朽也。

處富貴之地,要知貧賤的痛癢;
當少壯之時,須念衰老的辛酸。

知足便足,待足何時足;偷閒便閒,求閒何日閒。

以愛妻子之心事親則孝;
以保富貴之心事君則忠;
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
以恕己之心恕人責全交。

*********************************************

述懷(調行香子)

清夜無塵   月色如銀   酒斟時須滿十分  
浮名浮利   休苦勞神  
似隙中駒   石中火   夢中身

雖抱文章   開口誰親   且陶陶樂取天真  
幾時歸去   做個閒人  
背一張琴   一壺酒   一溪雲

~蘇軾~

***************************************




御制悅心集序

朕生平澹泊為懷,恬靜自好,樂天知命,隨境養和。前居藩邸時,雖身處繁華,而寤寐之中自覺清遠閒曠,超然塵俗之外。然不好放逸身心。披閱經史之餘,旁及百家小集。其有寄興蕭閒、寓懷超脫者,佳章好句散見簡編。或如皓月當空,或如涼風解暑,或如時花照眼,或如好鳥鳴林、或如泉響空山,或如鍾清午夜,均足以消除結滯,浣滌煩囂,令人心曠神怡,天機暢適。因隨意采錄若干則,置諸几案間, 以備觀覽。自總理萬幾以來,宵旰不逞,求如囊時之怡情悅目不可復得。然寧靜之宰不因物動,恬澹之致豈為境移?此乃可以自信者。爰取向所採錄,匯為一書,名之曰《悅心集》。夫心者,人之神明,所以為萬化之源,萬事之本。而勞之則苦,擾之則煩,蔽之則昏,窒之則滯。故聖賢方「存心」、「洗心」之明訓,佛祖有「明心」、「寂心」之緘言。無非涵養一心之沖虛靈妙,使無所累。與天地太和元氣渾然流行,無入而不自得也。如孔門之春風沂水,仙家之吸露饗霞,如來之慧雨香花,以及先儒之霽月光風、天根月窟。其理同,其旨趣何弗同予?是編所錄,有莊語,有逸語,有清語,有趣語,有淺近語,不名一體;人有仕,有隱,有儒,有釋,有高名,有無名,亦不專一家。總之,戒貪、祛妄、屏慮、釋思,寄清淨心,游歡喜地,言近指遠,辭簡味長,俯仰之間,隨時可會。然而喧寂在境,而不喧不寂者自在心。往往跡寄清廓之鄉,而神思縈繞,身處塵氛之地,而志氣安舒。則見道未見道之分也。昔朗禪師以書招永嘉禪師山居,師答曰:「未識道而先居山者,但見其山不見其道。未居山而先識道者,但見其道必忘其山。見道志山者,人間亦寂也。見山忘道者,山中乃喧也。」旨哉斯言!知此義者,始可與讀《悅心集》。

雍正四年丙午正月初三日御筆

正如雍正自己所言:「朕生平澹泊為懷,恬靜自好,樂天知命,隨境養和。前居藩邸時,雖身處繁華,而寤寐之中,自覺清遠閒曠,超然塵俗之外。然不好放逸身心。」在很大程度上,雍正的這本選輯「無非勸人樂天知命,清心寡慾,與世無爭,自得其樂,充滿釋老觀念」,不過其中也有《勤有三益》這樣的文章,讓人們化解人生中的煩惱,體會其中愉悅的同時,也讓人們知道勤奮、行動的重要性。這便是雍正「放得下」「拿得起」的精神。

(Source: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773298/ ; 摘自網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