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
Wiener Musik Seminar 2025 (2) - 郊遊篇 (Prague)
Wiener Musik Seminar 2025 (2) - 郊遊篇 (Prague)
初見布拉格時,並沒有被轟轟烈烈的繁華震撼,反而像走進了一本緩慢翻開的老書:它沒有巴黎的浪漫繁華,也沒有倫敦的現代節奏,卻憑著千年石橋、中世紀市鐘,成了歐洲最完整的中世紀城市樣本。幸運的是,它躲過兩次大戰轟炸,像被施了魔法,將珍貴的歷史凝固至今。
走在街頭,紅色屋頂、哥德式尖塔、巴洛克教堂連成一片,宛如走進龐大的建築博物館。
走在查理大橋,與雕像為伴;
雕像上環繞的五顆星星,據說是他殉道時的神聖印記,許多當地人路過時,仍會輕觸雕像底座,祈求平安。
舊皇宮 (Old Royal Palace);
黃金巷 (Zlatá ulička) ;
走在街頭老城廣場的天文鐘,留意它模擬地日月軌道的巧思,報時。
這座城藏著許多溫柔細節:查理大橋的石頭混著古時雞蛋,是老工匠的智慧;500多座尖頂讓它有「百塔之城」的名號;連「機器人」一詞,都源自捷克語。
當然別錯過當地美食:
外酥內嫩的烤豬膝配啤酒,
還有街頭熱騰騰的Trdelník甜筒麵包,每一口都是樸實的幸福感。
走過提恩教堂的雙尖塔,
路過卡夫卡曾住過的黃金巷22號,
離開時才覺得,布拉格的時間從未走遠——它只是靜靜地,把故事寫進磚石裡,等每個來訪者慢慢細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